這句話必須加到我「討厭的事物」列表裡,或者說的確是別對我說的話之一。
我和幾個人分享了我最近遇到的一件事,也分享了這事帶來的憂慮、焦躁和惱火。
我早該知道會遭遇海嘯般的譴責:
「你也參與決定了,怎麼這時候說『媽的』?」
「其他人可能還做不到呢,高興點兒。」
「享受當下!」
為什麼他們假設我必須「享受」當下?我更喜歡只是「活在」當下,承認我們的情緒,意識到並接受它們的存在,而不是強迫自己要「享受」當下。
然而,只要我不樂觀或不因為自己比別人強一點而心懷感激,這個社會就會皺起眉頭。就像我說的,我知道我是幸運的,但這並不能抵消我的情緒或感受。
而且,為什麼我們對同一件事只能有一種情緒呢?就不能是五味雜陳嗎?為什麼我們不能既開心又煩惱?我們對自己的言行、感受、舉止施加了諸多限制,以至於忘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但希望還是有的。也有一些人給了我慰藉:
「惱火?焦躁?這看上去很正常。」
「我在聽,我理解你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對於這些性情相投的人,我非常感激。
話是這麼說,但我無法控制別人怎麼跟我說話。說到底,他們的出發點都很好。所以我不怨他們。這可能是一個考驗,考驗我是否可以和他們的想法相契合,而不是把我的想法強加給他們。
唉。做自己吧。我現在還是很懊惱。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