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旅行系列——我所居住過,旅行過的城市映像與繆斯中的其中一則。倘若你所期待的是旅行攻略,美食推薦或城市的驚歎之處,或者你需要移步其他博客。
我曾定期去上海出差。我從未喜歡過這個城市,因為我把它和膚淺、金錢以及虛偽的友誼掛上了鉤。在上海,事情從來都是有關金錢,業務、合同。對我來說,浦東機場冷酷得就像客戶跟我談下的利潤低得不能再低的合同一樣。矗立在商業區的摩天大樓身著鋼筋水泥的盔甲,隨時準備抵禦一切友善與理解的溫情。
同樣,當我接受了這樣的態度以後,作為酒店的客戶,我便也要求得到最熱情周到的服務。有一次,Timmie和我一起來上海,工作之餘還順便多逗留了幾天。在離開酒店結賬的時候,我因為前臺把帳單和發票弄亂而大光其火。
我對前臺服務生怒吼,質問他為什麼身為五星級酒店的服務生還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我的抱怨如同機關槍一樣不停地向他掃射,當時整個前臺被我搞得就像是戰地現場,而我的子彈射向的只是一個毫無自衛能力、嚇呆了的酒店服務生。
我們離開酒店後,被我這一出兒搞得很囧的Timmie對我說:“給點兒同情心不好嗎?他們搞不清狀況是因為他們沒有你那麼幸運。”
我把那話當成了耳邊風,還頗沉醉於自己的自以為是之中。
幾天前,當一個銀行出納弄錯了我的發票時,這件事又跳進了我的腦海。這一次,我耐心地向對方解釋了5次我到底需要什麼,並告訴他應該怎樣做。雖然我的語氣堅定,但我的態度卻很平靜。我很堅持要他們提供我所需要的服務,因為工作經驗告訴我,那樣的服務我完全可以得到。
當我走出銀行,突然間,我明白了幾年前Timmie在那家酒店對我說過的話。或許他們的確應該得到更好的培訓,表現出更多的關切,對工作投入更大的熱情,但那也不能為我傲慢的態度提供理由。我那時是把壓力釋放出來,沖著毫無防備的酒店服務生撒氣。
目前中國的服務業還遠未達到國際水準,同時,如果那些服務人員從來都沒接觸過高水準的服務、禮節,也沒有有機會得到相應的培訓,我們又怎麼能期待他們瞭解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呢?他們中的很多人是從鄉村來到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打工的,月薪不過500美元左右。他們沒有我所擁有的外出旅行、周遊世界,看到各種不同,享受各樣的娛樂和接受教育深造的機會。
即便是在發達國家中長大的Timmie,也承認他直到一年前才知道什麼是魚刀。
如果我們不是在那樣的環境中長大我們就無從瞭解那個世界。這並非罪過,也當然不能成為某位女士,比如我,鼻子朝天地在眾人面前因為發票錯誤這樣的小事情對他們橫加指責的藉口。
今天,閃耀在上海外灘的燈火在向我低聲警示:不要只用別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多把自己放進他們的生活背景,他們的過去,他們的思想以及情緒中去理解他們。
讓這個世界多一點同理心,多一些理解…
翻譯:楊征
A little more empathy in this world, a little more understanding…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