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Alison Gresik的一篇博客文章,他的博客關注致力於藝術的生活 (http://www.gresik.ca/). 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裏面的描寫簡直就是我患重度抑鬱症前的生活狀態。我把它轉發在這裏和我的讀者們分享。這樣,他們也許可以像博主那樣避免成為真正的抑鬱症患者。
讓我們做一個文字聯想遊戲。
當我說某人抑鬱了,你會想到哪些辭彙來形容他?
是不是:垂頭喪氣,邋裏邋遢,思維遲鈍,無精打采,不能工作,做事拖延,沮喪不堪,自怨自艾,凡事抱怨,哭泣不止,深宅在家?
這些就是抑鬱症患者給我們留下的典型印象,不是嗎?很多抑鬱症患者確實是這樣。Allie 在她的博客Hyperbole and a Half中生動地描述了這種抑鬱症。
但抑鬱症有著各種各樣的面孔和表現形式。
我就曾經是隱形抑鬱症患者。
我們沒有像一般抑鬱症患者那樣崩潰掉,整天待在床上。我們仍在繼續工作,繼續寫東西,繼續照顧家人。我們像往常一樣寫博客,上微博,和朋友們出去玩。繼續開車去加油站。我們還在做所有這些事情,但我們的內心卻深深地感到不快樂。
因為我們是意志堅強的創作者。我們太堅強,所以一直撐著,但我們撐了太久,遠超過了我們本應承受的。我們太過執著,為了別人,我們想做到最好。
Jen Lee 造了“有責任的創作者”這個詞來形容總是把責任放在第一位的人。
他的心理測驗:你是哪一種創作者中有這樣的測評:“如果生命是一席盛宴,你會將你的創造才能視為飯後甜點,而總是盡可能先吃蔬菜。知道並能夠適時地說‘不’是你的優勢,但創造力對你的幸福快樂起到的重要作用遠比你想像中要大得多。”
太久以來我們一直忽視享受在創造性工作中得到的快樂,難怪我們會陷入深深的不快。
隱形抑鬱症的10個信號
小說家Matthew Quick 說:“我曾讀到過這樣的說法:承認自己患有抑鬱症並不是說你很脆弱,相反,那說明你已經試著堅強了太久,它也許是身體拒絕再撐下去的一種表達形式。 我們中很多人的生活狀態處於還不錯和完全崩潰之間,而在這種狀態下生活是需要力量的。”
隱形抑鬱有時很難識別,因為它的症狀和我們所瞭解的典型抑鬱症很不相同。但如果不能得到正確認識,它同樣會對我們的幸福健康產生很大的威脅。
下麵列出的不是隱形抑鬱症的所有特徵,是我在自己和我的客戶身上都看到過的現象中的一些。
- 什麼都沒意思。你四處探尋,希望能有什麼事情可以讓自己期待,但卻是徒勞。
- 你感覺不到思維的流動。你的創作工作讓你感到痛苦,但你還是硬著頭皮去做。有研究表明神經官能症(總是產生負面情緒)與思維活動性能降低有關。
- 你的精力很差。也許你因為內心太焦慮而不能入睡,或者你為自己安排了太多工作沒時間睡覺,抑或是你用熬夜的方式懲罰自己的身體。不管是什麼原因,你是真的是太累了。
- 你早上感覺差些,晚上感覺好些。我記得曾為一個對此感到困惑的朋友解釋這個現象。早上我覺得一整天要做的事情像大山一樣重壓下來;晚上我暫時從工作中脫身,可以享受一時的喘息。
- 你對自己正在幫助的人心存一種難以壓抑的怨恨。當然,你還是在做他們要你做的事情,只是整個過程中你都在生悶氣。
- 你的自我對話開始變得尖酸刻薄。你用難聽的話來激發自己行動,你將羞恥作為行動的動力。
- 你覺得和周圍的人有距離感。你很難和身邊的人有推心置腹的親密交談,因為你想保持自己在別人面前的良好形象。
- 你不給自己時間進行創作(見另一篇博文藝術家作為自虐狂)。這幫你運用了控制力,讓你痛苦,這種痛苦為你帶來不合常理的愉悅感。同時,因為接手一些新的專案而不能寫作或者進行藝術創作,這讓你向自己證明你仍然意志堅強而且富有能力。
- 含有咖啡因或者酒精的飲料會大大改變你的心情。一杯咖啡也許就能讓你的工作效率猛增,人也變得非常積極樂觀。一杯葡萄酒也許讓你感到超級的放鬆甚至一種窒息的快樂!(就是這個特點讓我察覺到自己原來是處於抑鬱中的。)
- 你覺得自己在浪費生命。意志堅強的創作者對所做事情的內在意義具有超強的敏感性。創造力開發教練 Eric Maisel 將這稱為我們的“存在智能”。如果我們所做的日常事務不夠有意義——如果我們認為那些事情不值得我們去運用自己的才能和激情,很快我們就會問自己:“活著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要繼續活下去?”
為什麼承認自己處於隱形抑鬱很難?
你也許發現很多上面所列的信號已經閃現在自己的生活中,但仍不會輕易承認自己處於抑鬱狀態,為什麼呢?
因為當你還能繼續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時就把自己列入抑鬱症患者的隊伍會讓你覺得自己是在無病呻吟。你會覺得那是對狀況比你糟糕得多的人的一種侮辱。
因為你的驕傲和你的自我形象遭到了嚴重挑戰。你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脆弱並接受自己不是那個你所以為的能夠戰勝一切的女超人。
因為你意識到你和你的生活都需要改變,那讓你感到自己有更多更繁重的任務需要承擔。
因為你在承認你對自己的不快樂是負有責任的,這觸發你進行自我評判。
因為你或許會對周圍親近的人發洩內心的悲傷或憤怒,原因是他們沒能更好地照顧你。
一些人會像躲瘟疫一樣躲著抑鬱症患者。(看看前面列的描寫典型抑鬱症患者的辭彙)
但是對抑鬱症患者我心中充滿了同情和理解。我知道~老天,我知道!——我知道那種可怕的感覺!而且我知道怎樣從中解脫出來。我能夠在深深的悲傷中依然說出充滿希望的話。我會來到你身邊,陪伴你走向幸福和快樂。這就是我們的“進入迷宮”輔導課程所關注的。
當然輔導課程不等同於心理治療,我的客戶們都有專業的醫生為他們做心理治療。我相信心理治療對於創作者而言棒極了,我很建議患者就醫治療。
請留言告訴我:這些信號在向你警示真實的生活狀態嗎?你是否曾經抑鬱但還在繼續撐著呢?
翻譯:楊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