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hNoch.com

10 things not to say to a depressed person (and please don’t ever say to me either)

|

我對一些朋友在近幾年對我說的一些話耿耿於懷。那些不能真正懂我們的人,根據我的經驗,我覺得你們有必要瞭解10件不能對抑鬱症患者說的事。

我從來都沒想過有人會寫信詢問我的意見和建議。幾個星期以前,有個朋友給我寫信,她說她剛發現她朋友的家人得了抑鬱症。但是她的朋友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或者做什麼來鼓勵這位抑鬱症患者。她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這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不能給醫學上的建議,而且我認為,對病人說的話很大程度取決於該患者的性格及自身情況。不論如何,我能幫助她的只有告訴她,什麼是不能對抑鬱症患者說的。我希望這可以幫助你們瞭解我們古怪的心理,從而理解我們的難處。

要提醒你們的是,如果你們還把我當作朋友,那麼請永遠永遠不要再說出以下黑體字。否則我將會對你大發雷霆,接著把你從我的好友名單中刪除,並且公開否認我們曾經的關係。

不要說:——(哇哦,我開始羅列清單了!!!)

1. “保持樂觀”

我心想:哼!我知道啊——但是我能怎麼辦呢?我的現實世界已經坍塌。你們失去理智的舉動會對我造成極大的影響。我很生氣/沮喪/悲傷/孤獨/憔悴/無助/絕望……為什麼你們不能理解我呢?

我覺得:我之所以緊緊地縮在自己的殼裡,躲避與外界更多的接觸和沒有意義的意見,是因為你們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如何保持樂觀。

 

2. “不要那樣想”

我心想:為什麼不能呢?我那麼想有什麼錯呢?我誠實地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真的這麼想。縱使它是消極的,但卻是我的想法,這有什麼錯呢?那麼我該怎麼想呢?像你們一樣?但是我並不贊同你們,要是我的想法和你們相同,那我不就變成了你們……?

我覺得:我從某個特定的角度想問題確實不妥,你們也譴責了我的這種想法。那麼,我收回我的想法,並且嚴責自己不應該那麼想問題,接著我又由於內心的自我譴責而陷入了抑鬱。

 

3. “振作起來”/“重新振作起來”等等類似的話

我心想:怎麼振作?振作什麼?我也不想這樣,你覺得這好笑嗎?

我覺得:自己很沒用,很絕望,我不能讓自己振作,好起來。抑鬱症如同滾雪球一般,帶著我的力不從心,越來越嚴重。

 

4. “為什麼你要抑鬱?”

我心想:嗯……我不知道,我多希望我知道。醫生說是因為我的血清素不平衡。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覺得:得了抑鬱症就像犯了重罪被指控。我很疑惑,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得抑鬱症,我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怎麼發生的。我很迷茫,因為我不知道如何擺脫抑鬱症。我覺得自己頹廢,糟糕,所以我躲著你們,因為我不想讓自己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5. “看看你自己有多幸運吧!保持感恩”

我心想:我很感激我所擁有的一切。但是這與抑鬱症能扯上什麼關係呢?醫生和我看過的每個網站都說抑鬱症有生物學上的因素。抑鬱症也需要像其他病症一樣對待。你們也是幸運的,保持感恩吧——不要再在我呼吸的空氣裡釋放令人寒心的細菌了!

我覺得:自己被誤解為一個被寵壞,不懂得感激的小女兒,而我不是。我對被誤解感到很沮喪,我大哭,嗚咽,悲傷泉湧而來。我再一次蜷縮進我的殼裡,躲了起來。

 

6. “去做點事情,你會感覺好些的。”

我心想:去做什麼?我不能被打擾。我很累。我提不起興趣。我沒有力氣。我只想睡覺。做事情不會讓我更好受。讓我自己待會吧。

我覺得:疲憊和困倦交織,我沒有精力去想該做什麼。我很煩,因為你們一直讓我去做點事情。

(注意:相反,不逼著我做任何事情反而讓我感覺好些,穿上衣服,套上靴子,我的未婚夫帶我出門散步,隨意的聊天,沒有一次問到我感覺如何,或者我是否感覺好些了。)

 

7. “你怎麼了?”

我心想:我希望我知道答案。我多麼希望我知道答案。我多麼多麼希望自己知道答案。你能告訴我嗎?有人能告訴我嗎?我不想變成這個樣子。為什麼我會這樣?

我覺得:絕望充斥了我的腦袋,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找不出自己患抑鬱症的原因。我非常鄙視,氣憤自己。連這件事情都解決不了,我還不如去死。

 

8. “你應該做……”或者“你不應該做(比如自殺)……

我心想:為什麼?這是我的生命。如果我想,我有權利結束它。為什麼我要吃東西?我根本就不餓。

我覺得:自己被居高臨下的語氣命令(即使你的本意並非如此)。我拒絕做你希望我做的事。這是對我逐漸減少的自信心的另一個沉重打擊——你成功地讓我感到更加絕望,更加抑鬱了。

 

9. “看看其他那些更可憐的人們吧,他們沒有食物,感激你所擁有的”

我心想:但是你們告訴我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而我告訴你,我很嫉妒那些比我得到的還多的人。只因為那些人沒那麼幸運,我就要跟他們比較了嗎?這也太雙面性了!我知道你們只是告訴我要懂得感恩——我有,相信我做到了。但是這可以治好我的抑鬱症嗎?儘管我很感激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但我仍覺得自己不值得活在這世界上。我太累了,以至於不能繼續走下去,嘗試下去。

我覺得:為什麼有時你們說不應該比較,而有時你們又讓我作比較,我感到很奇怪。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保持感恩的心會讓我感覺好些,因為我現在擁有的對於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我只想死。也許我死了,沒有食物的人會有更多的食物。我想從30層的窗戶跳下。

 

10. “這一切都在你的腦袋惹的禍…..

我心想:不是!但我知道。我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想法呢?這不是我的錯。我也不想這樣。但我無法控制。我嘗試了,但我做不到!

我覺得:我對自己不能控制腦袋和思想非常憤懣。我想做的所有事情我都無法完成,而且更糟的是,還讓你們失望。只是沒人能懂我。我疏遠自己。我註定要失敗,那還不如去死……

 

也許你們會覺得我們的反應和情感非常無理。我不會爭論什麼。不過要記住,患有抑鬱症的人的確會有許多出於常規的“不理智的”想法。但是,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狀況,並且我們完全相信它,不管它是否理智。所以,不要與我們爭論或者說服我們。這樣,你們只會把我們推向絕望的更深處。

我的論點是,一句不該說的話,會不知不覺地把一個抑鬱症患者推向絕望的邊緣。這不是宿命論,但是世界上60%的輕生者都患有抑鬱症——如果你們不相信我,可以去問問世界衛生組織。

請給我們一個喘息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夠選擇,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想在抑鬱症中逗留。

如果你不知道該說什麼,那麼什麼也不要說。只要坐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盡情哭泣,踢你們的鞋子或者其他發洩的方式。或許這是我們當下需要的所有了。把責備病人的任務交給醫生吧,比如心理醫生,他們會從專業角度開導我們。

以上的十句話都是出自我的經驗,基於我自己的反應而總結的。這三年來,每一次有人對我說上面的話時,我就會往後退縮。僅供參考。

如果還有別的話是你認為不能對抑鬱症患者說的,歡迎在下面評論處給我留言。另外如果您喜歡我的博客,請與朋友分享,也能幫我的博客成長。謝謝!

 

翻譯:賈冬玲

about Noch Noch

Enoch Li, (pen name: Noch Noch) was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and Australia. She has also studied / worked / lived in the US, France, UK, Japan, The Netherlands, China, and has travelled to more than 40 countries. She loves travelling and her curiosity in foreign cultures and languages has led her to enjoy her life as an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in the banking & finance industry. However, she was forced to take time off work in 2010 due to her illnesses and after spending time in recovery, cooking, practising Chinese calligraphy, reading and writing – in short, learning to take care of herself and letting out the residual work stress, she has transitioned into a Social Entrepreneur and founded BEARAPY to help corporates make workplaces mentally healthy, and support executives to become more resil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