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某處讀過這個標題,這個每天都會看到的現象引起了我的共鳴,我不禁笑了。如果你仔細觀察電梯,你會注意到通常情況下,“關門”的按鈕會比“開門”的按鈕褪色得厲害嗎?那麼讓我們假設一條邏輯推論:“關門”鈕比“開門”鈕使用的次數更多。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當我們走進電梯,按下了自己要去的樓層按鈕,電梯門還仍然開著,所以我們就下意識地狂按關門按鈕,直到電梯關上門,開始運作,把我們送到我們想到達的樓層。
還有的時候,當我們看見電梯外有人正匆匆忙忙跑過來,試圖在電梯門關上之前擠進電梯,可是我們又再次按下了“關門”,不想多浪費一秒等那個人擠上電梯。當目標達成時,我們就會暗自竊喜。罪惡感隨之而生。
我們為什麼要那麼匆忙呢?節省下關電梯門那麼一點點的時間,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大改變麼?
我很懷疑我們真的就那麼忙,以至於等別人一小會兒的工夫都沒有嗎?這讓我想到了2月份我朋友發給我的《紐約時代》上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關於我們平時總是忙忙碌碌的,一旦不工作了,是否就能真正增加我們所擁有的空餘時間呢。答案很明顯就是不,如果我們不用匆忙地趕去上班,我們就會忙碌於其他事情。
這樣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發揮著作用,總有人需要我們嗎?任務單上面究竟有什麼事情那麼重要,讓我們不可以放慢速度,稍微等別人一會兒呢?
我們自己給自己負荷了太多事情,會議,約會,社會媒體更新的消息,以及等等諸如此類的東西。我們因擁有空閑時間而感到罪惡。
只要嘗試按一次“開門”按鈕,這個舉動真的會讓你感覺更好,更能把握自己的生活,並且會有一種很棒的安撫效果。
抽出時間嗅嗅路邊的花朵吧。
翻譯:賈冬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