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hNoch.com

我看上去像坐經濟艙的人嗎?

|

過去,我常常沉浸於因公出差或者出去玩而環球飛行的感覺,他們稱之為“有錢人的生活”。我覺得這是“有檔次的生活”,於是,我愛上了盡可能地在護照上留下各個不同國家的印記。昨天,我還覺得自己與那些從未旅遊過的人相比,驕傲、高級得多。今天,我卻在承受著自己欲望的惡果。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帶我出去旅行。但是在我16歲時,第一次嘗試了自己出國之後,我的渴望就更多了。還有許許多多新鮮的,難以想像的冒險在等待著我!所以我的目標就是出國念大學。不幸的是,我的夢想由於各種原因而破滅了,我也接受了這樣的命運。可是,當上帝關上一扇門時,他便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戶,我獲得了去巴黎交換學習一年的機會,代表香港參加各種各樣海外的比賽。我乘坐飛機的次數足以讓我學會如何迅速地收拾行李,如何在網上訂便宜的機票。但是,當我坐在波音747的後艙遊歷其他世界各地,心裡總祈禱著旁邊的座位空著,這樣我就可以在接下來的12個小時裡稍微舒展身子時,我經過了商務艙,心想:他們看上去很舒服嗎?!

於是,我原先僅僅想出國念書的願望漸漸地,悄悄地膨脹為想要“高品質的”旅行。當我回到香港繼續完成剩下的兩年大學生活後,我生活的焦點就在於寫一份好的簡歷,能讓我得到一份國際大公司的工作,它能為我提供商務艙的機票,還會給我一間寬敞的公寓。我對自己發誓,我絕不要像當初在巴黎一樣,蝸居在一堆性用品商店後的工作室裡。

當然,我非常幸運,一開始就有幾所國際法律公司向我提供了機會,但我覺得自己並不“屬”這份工作,所以在大學畢業後就沒有繼續留在那些公司。我覺得自己站在了世界的頂峰——在世界各處居住的機會,管理培訓,當然還享有移民的福利。當我在23歲時第一次踏進商務艙時,我真的覺得暈乎乎的。空姐對我說:“李小姐,歡迎登機,要我幫您拿外套嗎?您需要一杯香檳嗎?”我努力掩飾心中的喜悅,淡定自如地接過一小杯香檳,就好像我每天都受到這樣的待遇。我不確定自己當時的表現是否自然。好吧,其實我還是挺得意的。

當我開始存錢,薪水每年一漲時,我開始萌生了另一個想法:在旅遊度假時也購買商務艙機票。何嘗不可呢?我辛辛苦苦地工作,我值得休息,難道不是嗎?至少我也應該飛12個小時,穿越大半個地球,去享受最原始的沙灘。再說,我有這麼多朋友在航空公司工作,他們可以給我打折啊,還有我這些年來累計飛行的里程數……我在其他排著隊的人面前先登機,一手拎著我的小行李箱,一手玩著我的黑莓第一個下飛機,第一個拿到托運行李,有專車等著載我到另一家五星級賓館,我沉浸在這一切虛榮的生活之中。

在商務艙寬敞的床上舒展身子,等待乘務員送上有著大量美食的菜單和紅酒,這種日子已經沒有新鮮感了。一次,我走向機艙時偶然經過頭等艙,於是我心想:誰會坐頭等艙呢?我要怎麼樣才能掙足夠的錢坐頭等艙呢?這樣,我就可以在飛機上有張更寬敞的床了。我就像一隻鷹,眼睛盯著里程累計數,當每年卡上換個更令我開心的顏色時,我的心就會停跳一下。我的未婚夫覺得這是世界上最荒謬的事。我卻認為這是我身份地位以及全部,最根本的象徵。

諸如此類的虛榮心讓我心力交瘁,工作方面,我還一邊不停,比任何人都快地向上爬。我努力在工作上有出色表現——或許我是公司最年輕的,第一個女CEO?哈哈哈。

也許我可以做到,但是,誰知道這背後的代價是什麼呢?顯然,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的要求和欲望助長了這些不合理的目標,其次,社會風氣也不好,讓我們沉溺於劃分等級的生活方式,刺激我們花費更多的錢,渴望更多的東西,乘坐更舒適的機艙。我的公司寵壞了我,的確,但是我也允許自己這麼被寵愛著。

物質上的欲望何時才能完了?當我坐進了頭等艙,我也許又想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然後呢?一艘火箭?

這很諷刺,過去,我喜歡乘飛機遊玩世界,有一份能替我支付商務艙機票的工作,一份能讓我自己支付得起商務艙機票的薪水。可是今天,當我能輕易做到這一點時,我卻因為身體狀況而辭去了工作,說真的,我想做的只是待在家裡,品一杯新鮮的薄荷茶,跟我的狗狗玩耍。

登機,打包行李,取出行李,再打包行李,這一切都讓我作嘔。從身體方面來說,我已經不能應付這種“有錢人的生活”了。或許我老了?誰知道呢。但是我的身體在為我敲警鐘。

一天下來,飛行了這麼多里程,在這種令人脫水的環境裡,對皮膚非常不好,並且會加快你老去的速度……

 

 

 

翻譯:賈冬玲

 

about Noch Noch

Enoch Li, (pen name: Noch Noch) was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and Australia. She has also studied / worked / lived in the US, France, UK, Japan, The Netherlands, China, and has travelled to more than 40 countries. She loves travelling and her curiosity in foreign cultures and languages has led her to enjoy her life as an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in the banking & finance industry. However, she was forced to take time off work in 2010 due to her illnesses and after spending time in recovery, cooking, practising Chinese calligraphy, reading and writing – in short, learning to take care of herself and letting out the residual work stress, she has transitioned into a Social Entrepreneur and founded BEARAPY to help corporates make workplaces mentally healthy, and support executives to become more resil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