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前跟我的朋友聊天時,我的朋友爲我發明了這個新的詞語”住在思想裏的猴子”。那個時候,我還是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麽,或者即將發生什麽。尤其是,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做我想做的事。或許我心裏已經默認了吧。
2010年的大部分時間,我都在病痛中掙紮。當2010年接近尾聲時,我覺得自己身體上和心理上都在慢慢康複。我開始考慮銀行業的”之後”是什麽。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麽。過去的熱情和興趣顯得索然無味。我的愛好也是那麽單調乏味。即使在上書法課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開心,一旦回到家,生活又似乎變得平平淡淡的。我覺得麻木了,還很疑惑。甚至是迷茫。我應該怎麽辦?我想怎麽辦?
和朋友聊天時,她對我說:”諾,事實上,你是知道的,你只是不讓自己意識到它們。”一開始我還遲疑了一下,然後我小心翼翼地問她,”真的嗎?那麽我可以寫一本書,並且出版?”當然可以,爲什麽不行呢?爲什麽現在懷疑自己了呢?寫書的願望從我六歲起就在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了,而且還設想著”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書,是關於一只毛毛蟲,它的腳太多了,被皺巴巴地壓在速寫本中,被透明膠帶束縛。
我的心思已經非常明確了,而我自己卻不知道。就算我知道了,也會懷疑自己。就像一只頑皮的猴子住在我的思想中,跟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只住在思想中的猴子。它不應該阻止得了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猴子們送回它們本屬的叢林中吧……
翻譯:賈冬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