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的好多,從何說起呢?或許,從製造這一切病痛的罪魁禍首談起再恰當不過,這個禍根便是壓力。之前我總是覺得,我並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只是精益求精的緊迫感而已,而這一直是我不斷進步的動力!那到底是怎麼了?緊迫感和壓力的分界線在哪?
老實說,我不知道。而且我確定,這條線因人而異。我想緊迫感是“良師益友”,會增強你的競爭力,通常會激勵我們做得更好,不斷拓展自己的極限。至少我們接受的教育如是說。緊迫感讓我們變得更強,幫助我們成長和發展。
而壓力反之。它偽裝成緊迫感慢慢來襲……而當緊迫感超過極限的時候,壓力得勝。所以,我們是多麼容易上當受騙,以為這只是緊迫感罷了,而忽略了已然降臨的壓力症狀,包括行為和胃口的變化、疲勞、小癢不斷,還有失眠,等等。
我就犯了這個錯誤。
加之驕傲如我根本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因為在我看來,“壓力過大”就等於“意志薄弱”— 表示我應付不來工作和生活的要求。沒有人願意品嘗失敗的味道,更別說是我了。我不想讓身邊的人失望(如今我發覺,這種情緒來自小時候,那時我一直努力不讓老師和家長將失望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然而日後這種意識卻有增無減)。我相信自己能勝任一切,而挑戰使我更上一層樓。歸根結底,我需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形象和名聲。
所以我安慰自己,說服自己相信並沒有承受巨大的壓力,我的生活很健康,工作、娛樂、鍛煉、休息、社交和私人空間都很平衡。只是時間緊迫了些,但我從中受益並不斷成長。
我的確“從中受益”:這一課代價慘痛。
意識到自己的壓力並接受事實並不是軟弱的標誌,相反,是力量的象徵。這顯示出人對身體和精神狀況的自我認知。承認生活或工作的壓力已經超過自己的負荷需要勇氣。所以我們要勇敢,去說“不”。果斷擺脫給自己施加壓力的行為和環境。
易說難做。我花了九個月才真正意識並承認自己的壓力,而我已經忽視那些症狀有幾年之久。我現在才真正開始改變生活、消除壓力。
只是“應付壓力”遠遠不夠;僅僅解決壓力的症狀、吃點感冒藥治標不治本,也遠遠不夠。生活本不該有壓力。我們應該將其從生活中根除。
(翻譯:张熙)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