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寫過詩。我不是羅伯特·弗羅斯特,但是我在閒暇時間寫了很多詩歌,用拼湊起來的單詞和短語,表達我在青少年時期的憂鬱與煩惱。
1998年的夏天,我在美國參加了為期8周的大學預科班。這是我第一次完全獨立生活。我想參加基礎寫作的課程來學習更多關於寫詩的知識。但是我的老師,父母和任何一位長輩的意見都是——寫詩沒有用,選別的課吧。
我很不情願地妥協了,選擇了社會倫理方面的寫作課程。這就是大家所謂實用的課程。這項課程能夠幫助提升你的分析問題的思維,對你在法律方面的學習也很有幫助。我點頭,但是心裡卻燃著怒火,我難道連花8周的時間學我想學的東西都不行嗎?!我已經花了兩年的時間去學充滿可笑符號的微積分,還有什麼當小車相撞時產生的速度和動力那些亂七八糟的理論了。(那個時候香港的教育要求我們在15歲時,必須理科和文科二者擇一;選擇理科是未來學醫的基本條件,這也是在香港最被看好的職業。)
從那時起,我就不再寫詩。這是將近12年前的事情了。直到上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Twitter上看到Farnoosh關於如何提升自己的微博。她是一個名為“多彩的生活”勵志網站的站主,——自從我得了抑鬱症以後,我就一直過著別人替我安排好的生活,直到最近,我才慢慢開始參與一些討論。Farnoosh 為那些想提升自我,工作和事業的人們特地創建了一頁,並邀請我們在上面寫下我們的故事。當我點擊進入鏈接時,心中頓時充滿了懷戀的感覺。
有一些事情是無法解釋的。也許是上天給我的指示,在我繼續著痊癒和自我治療的旅途中,提醒著我內心真正的自己。或許這只是巧合。或許這是命運,天意,抑或是其他。
我們如何定義它並不重要。突然,我想在那一頁上寫首小詩,甚至不用仔細地思考,“我要寫一首詩。”
我閉上了眼睛。在鍵盤上敲打。停頓。繼續敲打。睜開雙眼。我看見一首詩出現在眼前的小白框裡:
從前是銀行家
現在是流浪者
到處浪遊著
壓抑
抑鬱
全部湧向我
康復
痊癒
在我的小空間裡
寫作
創作
找到屬我的位置
與抑鬱症
勇敢作鬥爭
為的是讓自己解脫
平衡
自知
只要做我自己
確切來說,這不是一首十四行詩,因為它完全不押韻。不過沒關係。我笑了,顯然是對自己的作品很滿意。我把它稱為一首詩。
我非常感動,幾乎哭了出來。12年了,我沒有寫過一首詩。
但是今天,我又開始寫詩了,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其他人。
謝謝你,Farnoosh,謝謝你,抑鬱症,謝謝你,上帝,不論這世上還有什麼阻力,我都不怕了。
這些只是我的想法,我也希望聽聽您的意見,請在下面給我留言。另外如果您喜歡我的博客,請與朋友分享,也能幫我的博客成長。謝謝!
翻譯:賈冬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