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講到了我總是追逐成就,而忽略了生活中其他重要的東西,例如我的朋友,與他人的關係,健康,這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傷害。然而這些年來,我不開心還有另一個起源於過度追逐成就的原因——攀比心理帶來的副作用。
也許是兒時的經歷,想要逃避失望,又或者是我天生要強的本性。不論潛在的原因是什麼,現實就是,我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追逐成就。每當我向著獎項全力衝刺時,我都會環繞四周,看看身邊有沒有人已經達到了我心中定下的目標。他們比我更快嗎?他們是籃球隊長,而不是我嗎?10年前,他們就比我多懂幾門語言嗎?他們掙的錢比我多嗎?他們的公寓比我的大嗎?為什麼就算兩篇文章的主題相同,他們的文章閱讀率卻比我的高?她的睫毛比我的長……
伴隨著永無止盡的攀比,嫉妒心在我的心理根深蒂固了。嫉妒心讓我變得不開心。
我看看我的周圍,心想,為什麼我沒有別人擁有的東西,為什麼我得不到別人已經得到的東西。我想變得更好,更快,更聰明,更漂亮。然後,惡性循環就開始了,我心裡所想的全是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我越是沉溺於這些虛幻的比賽,我就越是想跟在東京表參道上與我擦肩而過的每個人進行對比。
我尤其嫉妒一個特別的朋友,S。我所觀察到的他,是個沉著,去過很多地方,優雅,會流利地說很多門語言,得到過比我好的委派工作,得到過比我優秀的工作測評,懂得品紅酒,被邀請參加派對的次數比我多,比我更加有教養,朋友比我多,比我風趣,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的證書,而我曾兩次考試不及格,他與很多高級經理是合作夥伴,更加合群,品位比我好,擁有幸福的家庭,在法國南部有度假居……他在任何一方面都比我好。也許唯一我沒有拿來與S進行比較的,就是收藏的鞋子和包包了。
我想打敗他,我極度嫉妒他,然而我卻不能夠承認。我已經對不斷獲得更多東西上癮了,所以在把他提升到了我心裡假像的偶像地位之後,我能夠感覺到至少我能趕上他。嫉妒心理讓我深深地中了毒,我幾乎想要成為他,擁有他的人生。我一直在把自己與他做不合理的對比,導致我與他相處時,總是抱著一種懷疑,不信任的態度——我懷疑他對我說的話,總覺得他別有用心,所以我必須要“保護”自己。可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事實上,更有可能是我把自己的憤恨抱怨到他的頭上,所以我總覺得他要對我使壞,然而,其實是我的嫉妒心在作祟,潛意識裡想要超越他,把他推開。我心裡已經徹底認為S是個這樣的人了,所以有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喜歡他還是不喜歡他。也許到頭來,我就是那個對他小心眼的人。
無聊的攀比和妒忌心理使我傷痕累累,也許還阻礙我們變成親密的朋友。
終於,最近,我鼓起勇氣,向S道歉,並告訴他我曾經很嫉妒他,並且總是拿他跟自己作比較。我松了一口氣。但也許這次道歉是治癒我心靈的其中一步。我們之間並沒有什麼衝突,但是我期待的是未來,期待重新建立起我與S的關係,還有其他我曾嫉妒過的人們。
攀比已經把很多人從我身邊帶走了。它讓我嫉妒心發作,並且非常苦澀。不要讓攀比心理使你變得更好。
我想對那些我曾經把自己跟你們作對比,最後還某種程度傷害到你們感受的人真誠地說:對不起。
現在,我要停止攀比。至少我會非常努力地嘗試停止攀比。
翻譯:賈冬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