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hNoch.com

活在當下

|

我總是在爲未來擔心,卻又徘徊在過去。我把全部的精力都傾注在過去發生的事情和將要發生的事情上,卻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忽略了”當下”,忘記去品嘗當下的滋味,忘記了只關注當下,而不去想其他的。

每次我去上書法課時,我的老師總是會提醒我:”注意你正在寫的筆劃,忘記你寫過的筆劃,也別想後面要寫的筆劃……那麽你才能寫好你要寫的這個字……”每一次,我都有意識的提醒自己只能注意我正在寫的筆劃。如果有一筆寫的不好了我都會很不高興,于是就想放棄然後全部重新再寫一遍,或者急匆匆地寫完這個字,好繼續寫下一個字。以這種心態去寫,後面所有的筆劃都會越寫越糟糕。又或者有的時候,我一直在腦海裏想著後面的筆劃該怎麽寫,而我正在寫的筆劃就會變得歪歪扭扭,因爲我沒有專心去做我正在做的事情。寫書法就好比生活哲理啊!當黑色的墨水一點點從搖擺的毛筆上落下時,紙上便慢慢地顯現出我寫的字。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個戀舊的人,尤其是對于過去。過去對我有著深刻影響的人,事和經曆,尤其是那些我覺得很受傷,不愉快,很痛苦,至今仍影響著我的事情。這絕不是只坐在搖椅上,在陽台回憶往事,我的感覺比那糟糕。就像有個人用錘子和鑿子把回憶刻在我的腦袋裏,讓我永遠不會忘記往事。當然,”那個人”就是我自己。我不知道自己爲什麽會如此的多愁善感,總是回想著往事,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的情緒。讀過去的日記,我也會黯然落淚。那些使我的情緒如同坐過山車一般波動的人,至今令我念念不忘。有時,我會因爲往事而變得情緒激動,以至于我根本無法集中精神做好擺在我眼前,簡單的事。

然後我的視角會來個180度的大轉彎,我又開始考慮未來。我們能責怪老師嗎?學前班裏的孩子們多少次被老師要求畫出當他們長大以後想成爲的人,消防員?護士?醫生?還是,我們應該歸咎于教育體制,總要求我們在考試到來的兩年前就開始做准備,並且在我們面前樹立起教育的裏程碑。或許這是理財規劃師或政府宣揚的理念,要求我們”爲未來儲蓄”,享受撫恤金,提前規劃未來?

不,我不覺得我們可以因爲社會提醒著我們要有防範未知風險,給未來上保險的意識而責怪它。存下你的一部分收入爲未來買一份保險,而不是把它們全部用來買鞋子,包包和酒,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問題是,就像很多事情一樣,我對未來計劃的太完美了。12歲之前,我就開始構思著申請大學的簡曆該怎麽寫。從我上大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申請了獎學金,參加學校辯論隊的面試,這些都是爲了四年以後找工作的履曆而做准備。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我未來想達到的目的而做准備。我很喜歡我做的那些事嗎?我想應該不是吧,反正大部分我都不喜歡。我很疑惑。我快樂嗎?我不記得我是否快樂了。我全神貫注地在不斷努力努力努力,一切都是爲了”未來”。

所以他們說:不要只想著目標,要全心全意品味過程,沿著路上聽聽鳥兒的叫聲,嗅嗅花朵的芬芳。我的朋友AniS的名言就是”不要因留戀過去而悲傷,因爲它已經過去了;不必爲未來擔憂,因爲它還沒有到來。活在當下,活得精彩,它值得你回憶。”

我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可是卻沒有付諸實踐。我在跑道上疾速飛跑,想盡快跑完這段旅程,到達目的地,那麽我就可以參加另一個比賽,到達下一個終點。我完全爲未來活著,同時往事也在我的身邊徘徊。我跑的太快,比我能駕馭的速度快得多。這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比賽,我已精疲力竭了。我也把自己絆倒了。我並不訝異自己病了,並且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甚至當我還在醫院吊點滴的時候,還在擔心著得發email給公司的HR,一堆大大小小等我去處理的事情……

生活的”哲學”如同中國書法:做好當前的每件事,活在當下,耐心,平靜的享受你當前做的每一件事,那麽你想達到的目標就會自然而然出現在你面前。

我喜歡寫漢字裏的”當下”,有一種自由,自在,滿足的感覺。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每一次想要自在,很自信地下這個詞也是十分困難,除非我專注于當前寫下的每一筆,每一劃……

簡單地說,就是,活在當下。

(翻譯贾冬玲)

Comments are closed.

about Noch Noch

Enoch Li, (pen name: Noch Noch) was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and Australia. She has also studied / worked / lived in the US, France, UK, Japan, The Netherlands, China, and has travelled to more than 40 countries. She loves travelling and her curiosity in foreign cultures and languages has led her to enjoy her life as an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in the banking & finance industry. However, she was forced to take time off work in 2010 due to her illnesses and after spending time in recovery, cooking, practising Chinese calligraphy, reading and writing – in short, learning to take care of herself and letting out the residual work stress, she has transitioned into a Social Entrepreneur and founded BEARAPY to help corporates make workplaces mentally healthy, and support executives to become more resilient.